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37.9%

来源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浏览量:1发布时间:12-21

12月20日,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联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在京发布《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37.9%,较上年提升1.9%。


报告分析表明,到“十三五”末,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,农业生产信息化、农产品电子商务、乡村治理等方面均有提升,为“十四五”期间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农业生产信息化稳步推进。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为22.5%,对农业总产值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,有利于释放农业数字经济潜力。

农产品电子商务高速增长。2020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7520.5亿元,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13.8%,比上年增长了3.8个百分点。通过接入自建或公共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,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的农产品产值占比为22.1%。

基层治理数字化快速提升。2020年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村“三务”综合公开水平达到72.1%,较上年提升6.8个百分点,其中,党务公开、村务公开、财务公开水平均达到70%以上。全国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为66.4%。以县、乡、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、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、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、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“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”——“雪亮工程”,行政村覆盖率为77.0%。

农村电商服务加快普及。截至2020年底,全国已建有电商服务站点的行政村共40.1万个,共建有电商服务站点54.7万个,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8.9%。

信息化发展环境逐年优化。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总额达到341.4亿元,县均财政投入1292.3万元,社会资本投入县均超3000万元。全国县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8.0%。

报告同时指出,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虽然取得积极进展,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起步阶段,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,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,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、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低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、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。报告还对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作出展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