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柴达木枸杞

柴达木枸杞,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特产,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柴达木枸杞具有颗粒大、色红、肉厚、含糖量高、味甜的特点,是纯天然,无污染,非人工栽培的高级补品。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抗坏血酸、烟酸、钙、磷、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,性平、味甘,有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之功,属补血药类。

2020年9月24日,柴达木枸杞作为协定中首批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,正式入选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名单。

产地
青海柴达木枸杞
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
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128号公告
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
青海柴达木枸杞
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
2016年12月28日

品质特点

柴达木枸杞具有颗粒大、色红、肉厚、含糖量高、味甜的特点,是纯天然,无污染,非人工栽培的高级补品。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抗坏血酸、烟酸、钙、磷、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,性平、味甘,有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之功,属补血药类。



价值功效

柴达木枸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,维生素C≥1.0mg/100g,总糠≥20%,Ca≥300mg/kg时适合鲜食。


生产情况

柴达木枸杞产自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,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地形主要是昆仑山、阿尔金山、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。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。北部、东部较高,中部、西北部较低,盆地最低点位于格尔木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,海拔2675米。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、丘陵、戈壁、平原及湖沼。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,湖泊90多个,其中察尔汗盐湖最大。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是长江发源地,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关隘。


海西位于青海省的西部,大部分地区都在柴达木盆地内,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,气候独特,四季不分明,日照时间长,太阳辐射强,昼夜温差大,常年干旱、多风、少雨。年平均气温4℃左右,年平均降水量177毫米,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降水都集中在5月到9月,适宜种植柴达木枸杞。


截至2017年底,在海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30000公顷,其中有机枸杞种植面积5300公顷,枸杞生产总量从2008年的800多吨上升到2015年的5.8万吨,总产量增加72.5倍;枸杞产量占农牧业总产值从3.2%跃升至50.4%,增长了15倍。


荣誉认证

2013年4月15日,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"柴达木枸杞"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2016年12月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"柴达木枸杞"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2019年11月15日,柴达木枸杞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。

2020年7月20日,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。


历史起源

柴达木地区野生枸杞数千年前已经存在。

20世纪60年代,青海柴达木诺木洪地区开始野生枸杞的人工种植。

2000年,青海省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,省林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,拟定了柴达木地区以枸杞、沙棘等经济林种植为模式发展后续产业的发展思路。

2002年,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、退耕还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,青海省开始在柴达木盆地沙区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地区,因地制宜、集中连片地在沙化土地上人工营造、发展枸杞经济林。

2020年9月24日,中欧日前正式签署《中欧地理标志协定》(以下简称《协定》),其中柴达木枸杞作为协定中首批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,正式入选欧盟保护地理标志名单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