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白山林下参

靖宇林下参,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特产,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
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,森林覆盖率高达84%,是吉林省人参主要产区。为了缓解林业产业与人参产业发展的矛盾,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,集中力量打造林下野山参产业基地。靖宇林下参表皮紧密,色泽棕黄至黄白色,主体环纹明显细腻,芦碗排布有序紧致,珍珠点明显。

2010年04月02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"靖宇林下参"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
产地
吉林省靖宇县
农产品标志产品编号
农业部公告第1366号
农产品标志证书持有者
吉林省靖宇县
农产品标志登记年份
2010年04月02日

品质特点

中国有着悠久的人参文化,根据史料记载,中国是最早应用人参和最早有人参文字记载的国家。林下参是人工播种在山林中的,虽是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,也易发生病虫害,存活率在千分之一至万分之几,加之能生长20年以上的林下参也是优胜劣汰,其抗病能力基本可以达到野山参的水平,故有专家认为,生长20年以上的林下参可以视作野山参。

靖宇林下参表皮紧密,色泽棕黄至黄白色,主体环纹明显细腻,芦碗排布有序紧致,横体或顺体,须顺直,珍珠点明显。


价值功效

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首次将人参当成药物收入。在书中,人参被列为"主养命以应天,无毒,多服久服不伤人,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"的上品。东汉末年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记载了113个药方,其中有21个方子用到了人参,这是首次对人参药用的记载。明代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首次对人参做了详细论述,认为人参能治男女虚症。历代的《本草图经》《名医别录》等药理名著均收载了人参。


生产情况

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,松花江上游,森林茂密、气候适宜,资源丰富,自古就是人参的故乡。靖宇县的地理位置为东径126°30′-127°16′,北纬42°06′-42°48′,平均海拔高度775米。靖宇县属东亚季风气候区,具有冷凉湿润、雨量充沛、光照适中、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,年平均气温4.3℃,年有效积温2200℃-2500℃,无霜期110-130天,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,年降雨量700-800毫米。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,广阔的山地面积适宜的土壤和气候,为林下参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。


2010年,靖宇林下参种植面积10万亩,总产量3000吨(水参)。

2014年,靖宇现人参规模加工企业28户,全县人参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可实现12.6亿元。

2016年,靖宇县发展林下参面积达到17.2万亩,潜在的产业效益在5亿元以上。


2018年,靖宇县先后建设了人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40多个。其中:建设标准化人参产业基地60万平方米,建设标准种植小区6个;建设绿色西洋参产业基地80万平方米,建设标准种植小区12个;建设有机林下参产业基地10万亩,建设种植示范小区8个。全县形成人参及中小药材专业村16个,组建人参中小药材种植协会和合作社230多个,参与人参、中小药材种植农户6800多户,年产人参及其它干品中药材5100多吨,年实现销售收入6.5亿元。

荣誉认证

靖宇县是吉林省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基地、吉林省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县、中国西洋参之乡、中国西洋参种源基地。

2008年,靖宇林下参系列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。

2010年04月02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"靖宇林下参"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
历史起源

据《仁宗实录》载:清朝顺治年间(16世纪中叶),设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,专事人参等土特产品的事宜。

"参禁"政策放开后,由于大肆采挖,资源破坏,山参日少,为应付皇室的需求,而移栽山参幼苗,待长成后冒险解京。于是,山林中除有野山参外又出现了林下参。

靖宇县林下参种植历史悠久,与园参几乎同时产生,大面积播种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。


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,野生人参资源逐渐枯竭,为了保持人参产业优势,靖宇县及时进行人参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,由伐林种参逐步向林下种参方向转移。"十三五"(2016-2020年)期间,靖宇县重点实施20万亩林下参产业发展工程,打造高标准绿色林下参产业园区。重点培育3户林下参产业龙头企业;研究开发了3个系列、6种林下参产品并且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;进行了"林下趴"、"林下籽"、"林下串趴"等多种林下参栽培模式和提高林下参保苗率的研究;建设了8个标准化林下参种植示范小区,示范规模214万平方米,带动林下参种植户1326户。